导航

当前位置:企业报道网企业新闻国内

博览五千年 塑造当代贤——记书画名家蔡福轩
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,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。推动文艺创新发展,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、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。真正的书画家既是优秀文化的继承者,又是发扬者、开拓者。

蔡福轩,1949年出生于安徽颍上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书协高级书法教师,中国书协阜阳市考级中心副主任、 北京白石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、院士,中国国学书画家协会会员、 中国国学作家创作协会终身会员、华夏夕阳红书画艺术院理事。

作品1

2012年,蔡福轩荣获“华夏杯”全球诗文书画大赛荣获“金奖”,并授予“卓越诗书画艺术家”荣誉称号。

2013年,纪念井岗山胜利会师85周年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画邀请展作品荣获“金奖”,并授予“中国红色艺术家”及“中华文艺泰斗”荣誉称号;同年在“全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”中作品被宋庆龄基金会收藏。

2013年,作品编入大型辞书《中国书画大辞典》,特被授予“人民功勋书法家”称号。

2016年7月,由中书协、中美协、白石书画院等多家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书画评审连展中,荣获“金奖”。并授予“德艺双馨、红色艺术家”荣誉称号。同年12月由文化部举办的纪念“毛泽东诞辰123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”作品荣获“金奖”。

2019年6月,作品参与由文化部举办的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画艺术大展”荣获一等奖,特授予“新中国七十年七十家艺坛巨匠”荣誉称号。

作品2

卓写汉碑筋骨立 法入晋韵儒雅品

— 记著名书法家蔡福轩

书法精髓有两门来源,一是碑学,二是帖学。唯有碑帖双修,方可以尽得精髓。但是,当代书坛仍旧是偏向于帖学的取向,对碑学的忽略已然成为书法修养的一种流弊。当代著名书法家蔡福轩先生的书法磨砺,则是正宗的碑帖双修的执着,因为他对汉碑有全通的深谙,对两晋法帖又有全方位的临摹,所以碑帖两门,各得精华,相得益彰,成为碑帖融合的时代典范。

作品3

他的隶书创作,是汉碑修学深厚的极致表现。汉代隶书碑,有庙堂立碑和野外立碑两种形态,所以有典雅和雄劲两种风格,蔡福轩先生则从这两种现实存在的碑质的形态,进行隶书格调的综合磨砺,既让笔墨通过庙堂碑的透临收获典雅气韵,也让笔墨通过对野外立碑的熟念渡入雄劲的气象,笔法刚柔相济,用墨弘巧顾应,结体方正之中巧拟欹险,可谓是汉隶十碑的综成高人。

所以我们从他的隶书里,不但能看到礼器碑、史晨碑、乙瑛碑秀美儒雅的气息,也能看到石门颂、西狭颂、郙阁颂这些野外立碑的拙朴雄劲。能把隶书综成十碑气质,让隶书复观两汉文化的本质源像,可见他的书法修养并不是单纯趋于技法一面,而是全面修养书法精气神的丰满神采。在他隶书蚕头燕展的姿态里畅观,目光如流溯进穿越的空间,看到了是真正的汉隶,感受到了真正的碑学筋骨的震撼!

作品4

通谙汉碑风采,让他的书法创作必然具备来源于碑刻筋骨的雄立。书法线条圆厚,力道千钧,绝无软作一团,拱作一处的弊端。把书法写出“劲”来,说起来简单,但做起来非常难,因为笔法的“劲”并不是物理蛮力,而是蔡福轩积淀碑学修养之后的心力呈现,心笔合一,方可以笔劲奇显!凡是正宗的书法修炼者,绝对不会避开对二王书法这两座大山的仰观。蔡福轩先生的行草修炼,就是功入魏晋,法源二王的正宗路径。他对二王书法快意潇洒的精神品格理解透彻,实践深刻,所以笔墨行进不激不厉,开合得体,舒展自如,晋韵风格,一目了然。对二王书法的用笔精巧的传承,则是通过长久临帖心悟的收获,从兰亭序到中秋帖,从姨母帖到鸭头丸帖,再到十七帖,万岁通天帖,凡属二王及二王体系的法帖,一一尽琢,临至精确,形韵双佳。

卓写汉碑筋骨立,法入晋韵儒雅品。用正宗的二王书风,为他的书法体系的构建注塑灵魂,儒雅尚德,书卷馨香。所以他的书法总是不会缺失笔墨渡晋韵,行草显恣意的格调。挥笔纵墨醉抒情,天下无物非行草,拥有这种书法创作境界,必是翰墨天工的大手笔!

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19 年 4 月 29 日

蔡福轩作品赏析:

作品5

作品6

作品7

作品8

作品9

作品10

作品11

作品12

作品13

作品14

作品15

 欧阳中石题写并赠予 
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
上一篇:博览五千年 塑造当代贤 ——特邀国礼艺术家唐一文
下一篇:多措并举 保障物价平稳运行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qybd.ixxq.com.com 企业报道网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